“十二五”期间,江苏深入推进 建筑节能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、积极实施节约型城乡建设十项重点工程,不断提升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水平。到2015年末,全省节能建筑面积总计143790万平方米,占城镇建筑的53%,比2010年末增长了20个百分点。绿色建筑标识项目面积总计11003万平方米,占全国总量近四分之一。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工作均超额完成“十二五”目标,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。“江苏推进节约型城乡建设的实践“项目获得2011年全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,“江苏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”项目获得2012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全球百佳范例奖。
面向生态城市,实现绿色理念拓展。截至“十二五”末,全省共确立3个绿色建筑示范城市、10个示范县、45个省级绿色生态城区,示范项目总面积达到1.2亿平方米。无锡太湖新城、南京河西新城、南京南部新城获批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区示范。苏州、泰州、盐城、镇江等地6个绿色建筑示范区获江苏人居环境改善范例奖。
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逐年增长
完善标准体系,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提供依据。发布实施了《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工程检测规程》、《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运行管理规程》、《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管理技术规程》、《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标准图集》等一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和标准设计图集。
落实推广政策,稳步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。江苏全面执行政府投资项目至少应用一种可再生能源、12层以下住宅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规定。确立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县18个、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38个,投入示范引导资金12.4亿元。“十二五”;期间新增太阳能热水系统面积25734万平方米,地源热泵应用面积2224万平方米,2015年,新建民用建筑中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达到35%。
公共建筑能效水平稳步提升
加强数据监测分析,摸清建筑能耗家底。江苏全面执行新版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,累计对23186栋建筑进行了能耗统计。对1094栋省市机关办公建筑、大型公共建筑和高校建筑进行了能源审计。到2015年末,全省累计有1042项目实现了建筑能耗分项计量并上传数据,监测项目数量比规划目标翻了一番。
创新限额管理机制,培育建筑节能服务市场。江苏研究制定了《江苏省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行动方案(2011-2015年)》,已有 32个高校建立了校园能耗监测平台。与此同时,江苏积极推进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制定。
加快建筑节能改造,切实降低建筑实际能耗。全省累计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587万平方米、完成住宅节能改造1178万平方米。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城市示范和工程示范,常州市、无锡市、苏州市吴江区被列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市县。全省共确立节能改造示范项目78项,补助资金17083万元,其中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改造的示范项目有49项。
来源:中国江苏网